耐心,人一生最长的修行

耐心,人一生最长的修行
多年前,曾看过一部高收视的日剧。正是花季年龄的女主角在一次意外受伤后到医院检查,被证实她患上了一种罕见病。病患者会逐渐四肢僵硬、行动缓慢,无法像常人一样生活。
她的家人因此陷入悲伤,女主角反而很乐观应对。
她坚持锻炼,每天都迈动双腿,能走一步算一步。因为双腿不灵活,她走路很慢。母亲见她辛苦,为女儿心疼,但女主角却不这么认为。
她说:“不要担心,也不用着急,因为人生,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耐心,人一生最长的修行
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孝心
西晋时的文学家李密年幼时便没了父亲,几年后,母亲改嫁,从此他与祖母相依为命。
他擅长文学,年轻时曾在蜀国任尚书郎一职。公务繁忙之际,他也没忘记悉心照顾身体抱恙的祖母。
每次祖母生病,他都难过落泪,夜里守候在祖母的床榻边,一守便是整夜,而自己不曾闭眼休息。平日里呈献给祖母的膳食和汤药,他也必须先亲自尝味。
后来到了西晋,晋武帝听闻李密学识渊博而且品德高尚,要把他招进宫里给太子当老师。
李密接到诏令后,为难不已,迟迟不肯接令。他想到过去祖母含辛茹苦把自己拉扯大,如今年事已高,身体愈发虚弱,实在不忍心丢下祖母独自到京城去。
耐心,人一生最长的修行
夜里,他看着祖母不安入睡的样子,更决心自己要好好陪伴着祖母。
于是,他给晋武帝上奏《陈情表》,回绝了皇帝的好意,并道出了自己对祖母的不舍和孝顺之心,字字情真,句句意切,最终打动了晋武帝。
在发展飞快的今天,人们终日在钢筋森林间奔波。家人作为最亲密的存在,往往却最容易被忽略。
家也是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其实对待至亲,哪怕只是一起吃一顿饭,聊一会天,体会时间静淌而过,也是值得。
耐心,人一生最长的修行
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真心
其实在繁忙庸碌的生活里,有爱人相伴是非常幸运的事。
钱钟书和杨绛年轻时在清华古月堂门口初见,一见如故,很快走到了一起。钱钟书曾形容杨绛是“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俩人的婚后生活常常是平淡中带着趣味。
杨绛过去是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备受家人宠爱,生活也被悉心照料。嫁到钱家后,才开始洗手作羹汤。
她第一次做虾的时候,下刀时,还能感受到虾在抽搐。事后她心有余悸,但想到丈夫每次吃虾时的欢喜,又会再接再厉去做。
耐心,人一生最长的修行
钱钟书在生活上,是个有些笨重的人,时常发生打翻墨水,弄坏门把的“小事故”。
杨绛生孩子住院期间,他常常苦着脸去跟她汇报自己又做了什么“坏事”。这时,杨绛像个温柔的导师看着顽皮的学生,莞尔地说,“不要紧,我会修。”
这对夫妻能携手走过岁月山河,不但是因为彼此心有灵犀,还因为心中那份真诚的爱。
再浓烈的情感,若不用心维系,总有淡去的时候。
为什么说细水长流的爱情最动人,因为被时光打磨而来的真挚最暖人心扉。
耐心,人一生最长的修行
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宽心
经常听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凡事太焦躁,对成功也会有影响。
国画大师齐白石不仅擅长书画,对篆刻也有极高的造诣。
年轻时,齐白石爱上了篆刻,但他在这篆刻方面的天赋却不高。为了提高技术,他特意向一位老篆刻师求教。
老篆刻师看着眼前满脸恳求的青年,只要求齐白石挑一旦础石回家,反复刻磨,若是能把那些石头统统刻磨变成泥浆,便懂技巧所在。
耐心,人一生最长的修行
齐白石听了后,按照他的要求去练习,以古代篆刻艺品为对照,边刻边磨。
他日以继夜地反复刻磨,双手也起了大大小小的血泡,每每觉得疼痛,就简单包扎一下,又继续沉浸其中。
日往月来,积年累月,础石终是被他“化石为泥”。
他惊喜不已,找来一块础石进行雕刻,果然发现比以前大有所长。往后,齐白石的篆刻技术不断进步,逐渐独树一帜,为人敬佩。
耐心,人一生最长的修行
沈从文曾经说过,“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
克服“反复”所带来的负面情绪,沉静内心,看待问题的眼光也会有所不同。
在信息时代下,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浮躁和焦急在所难免,能抚平这些生活毛躁的,往往是你的一点耐心。
然后,开始好好生活。
耐心,人一生最长的修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