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信息泄露,中国人为何没有那么焦虑

上周末,Facebook爆出公司历史上最大的数据泄漏问题。政治分析研究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获取5000万Facebook用户的个人资料数据。而这些数据在随后被用作2016年总统大选的选民分析,帮助特朗普精准选定竞选广告的投放受众群。所以,至少在Facebook上,特朗普的竞选广告效果比希拉里的更好,从而为其赢得大选贡献了不容小觑的力量。
去年就一直有观点认为,Facebook通过自身的数据,干预了美国大选的广告和言论。此次这种观念有了进一步的支持。
实际上,Facebook并不是故意如此。Facebook的数据,最初是剑桥大学的研究中心的Aleksandr Kogan教授以学术研究的名义获得的,虽然Facebook有明确政策规定数据不可转手出售,更不能用于广告营销或政治用途,但数据的可复制性,使得Facebook这类规定只能是一个形式。所以,Facebook也不能说是被冤枉了。

2018032300084468

事情曝出之后,受此影响,Facebook股价19日出现了五年来的最大单日跌幅6.8%,20日再跌2.56%,抹平该公司今年以来的全部涨幅,Facebook两日市值蒸发500亿美元。
就在昨天,扎克伯格对事件首发声明,除了认错和道歉之外,他还表示,正在采取一些措施防止这种局面。这些措施包括,调查所有在2014年调整平台之前访问大量信息的应用(App),降低它们对数据的访问。如果发现开发者私自滥用能够识别出用户身份的信息,就禁止其访问平台,并告知受影响的用户。此外,Facebook还正在采取措施,减少用户登录Facebook之后向某款App发送的数据,将来用户会轻松地知道,已经允许哪一款App访问自己的数据。
扎克伯格提出的这些措施,在短期内,应该是有效的,但长期看来,很遗憾,用处不大。
在信息时代,一切商业模式都是基于信息的,人们的方便、便捷,都需要建立在交出自己的信息的基础上。而且,用户协议中的商业模式、技术细则、法律协议,因为重要,所以非常复杂,一般消费者难以在短时间内理解,往往是选择信任与接受。此外,技术本身也是复杂的,像一个黑箱,消费者很难去了解内在的运行机制。
所以,这些问题都形成了巨大的信息不对称,而且很难避免的,是内生的。而在这些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之上,则会形成巨大的个人泄露、以及由此发生的个人信息操控。所以,长期来看,这些问题无可避免。
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时代,伴随网络技术的发达和网络信息的剧增,我们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随意选择我们关注的话题,推送、订阅、关注,就像每个人都是编辑,都为自己量身定制了一份个人日报。这种“个人日报”式的信息,就像蚕丝,不知不觉间为自己制造了一个信息茧房。当个人长期禁锢在自己所建构的信息茧房中,久而久之,就沉浸在个人日报的满足中,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接触机会,这就形成了信息操控的基础。
不过,客观来看,西方国家中的信息来源并不单一,除了Facebook之外,还有报纸、社区活动、各种社会政治活动、各种论坛。Facebook上的这种信息操控肯定是存在的,但效果是否有那么大,也是存疑的。毕竟,特朗普当选总统,有着深刻而广泛的美国的社会基础。某种程度上,此次事件美国舆论如此轰动,也是基于美国当下政治局势的反应。这种信息操控的影响程度,可能被夸大了。

2018032300084470

实际上,在此事件中,颇抱着隔岸观火心态,或者以此为据,看破西方民主虚伪性的中国人,面临的问题,可能远比西方人面对的更加严重。
一直以来,中国人得意于自己生活快速的“互联网+”转变,一切都在手机上进行,支付、出行、住宿、买东西、叫外卖。甚至得意洋洋地认为传统的西方科技强国在这一点上落后了。但是,我们忘记了的是,“互联网+”的所有基础技术,都是基于西方国家发明的,比如几乎所有APP都离不开的LBS技术,即定位技术,现在仍然在使用美国的GPS,更不用提CPU、手机之类的。
当然,即便是局部创新、微创新、甚至没有技术创新,只是基于市场关系的重组,都是基于市场的,基于企业家才能的,并不容易,仍然是一种领先。但是,应该看到的是,目前很多模式在西方没有如此普及,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西方文化传统中,对政府的警惕、对个人信息的重视。
一直以来,人们乐观地认为,技术的发展会提升个人自由,但是,事实可能并不是这样。在黄金时代,在白银时代,在纸币时代,虽然纸币是政府发行的,需要政府的信用做背书,但是,政府不可能到达每一个交易现场。而在信用卡时代,政府是到场的,虽然信息技术的发展,现金更多的被淘汰,每一个交易现场,都有数据留在服务器中,每一个交易现场,政府都是到场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技术造成了亘古未有的政治大变局。
中国人有更强的集体主义,对个人隐私的关注强度,虽然近几年有提升,但仍然相对较弱,个人执行隐私关注的行动能力就更弱。所以,“互联网+”在席卷而来之时,少有人提出疑虑与质疑。但是,西方民众对于政府有着天然的不信任,对于个人隐私,也有较深的认识,他们对这种技术导致的个人自由与政府关系的变化的大变局认识更深。
此次Facebook丑闻曝出之后,不仅Facebook股价大跌,与此同时,Twitter、Snapchat等社交媒体公司股票,也被殃及大跌。这种看起来过激的反应,其实恰恰反映了西方观念对个人信息的重视,以及对大机构、政府的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感,构筑了对个人自由的基本戒备与防护,但与此同时,也构成了对“互联网+”潮流的阻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