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事之间差的那个业

“男人应该好好打拼自己的事业”
这是我从小到大听得最多的的一句话,在那个时候,还不知道职业与事业有什么区别,对我而言,职业就是事业。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最好收入还很高,然后在一个岗位上,一直努力的工作,混得个一官半职,在那个时候就算是有了自己的事业,或者说你已经事业有成了。
这是我最初的概念。
当有一天我发现,创业这个词的时候,我对职业和事业,有了一定的改观,我发现,当你有一份工作的时候,那并不能称之为你的事业,因为在那个时候,你的一切言行都受制于你的上级,而事业不同的地方在于,你的这份事业完完全全属于你,他将会变成什么样,完全取决于你会怎么样。
这看上去好像有点难以透彻的理解,所以分享一则小故事给各位。
有一个富人很爱吃苹果,但是在市场上卖的苹果他觉得不放心,于是突发奇想要自己种苹果,但他很懒不愿意自己动,所以花钱雇了一个穷人让他代为照顾苹果树,并每月支付其酬劳。这个穷人很开心每个月都能拿到工资,虽然累点但好歹有所收入。日复一日穷人辛苦的照料迎来了果实的丰收,满满一箩筐的果实让他非常有成就感。这时富人拿了两个苹果给穷人说到“这段日子辛苦你啦,请收下这点心意”,随后便把一筐苹果拿回了家中。
这时穷人非常生气对富人说到“我辛辛苦苦种的苹果,为什么你就给我两个?我们应该对半分这样才公平。”
富人说到“我在你没有工作的时候给你工作让你赚钱,你的责任就是照顾好我的果树。”
这时穷人才恍然大悟,自己的努力其实花在了照顾别人的果树上,虽然那棵果树自己花了很多心思很多精力很多时间,但那不是自己的。雇主的一句话就能让他一无所有。
看完这则故事,如果你是这个穷人,你会怎么做?
穷人心想既然自己能种好一颗苹果树,那为何不自己独享美味的果实呢?穷人想到这里,便开始自己种果树,刚开始的几个月,穷人热情满满中的,非常有兴趣,但到了第六、七、八个月,穷人便开始不耐烦,自己付出了很多却不见回报,但是他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直到秋天果树终于成熟,穷人也收获了自己应得的所有果实。
看完这则小故事其实我们能发现几点事业与职业的区别:
1、职业受人掌控,事业自我掌控。
2、职业即时收付,事业延迟收付。
3、职业享受部分成果,事业享受全部成果。
4、职业没有成败,事业成败自负。
霜天是个创业倡导者,因为相较于日复一日的工作,创业能给我更多的个人提升,以及自我的成长,弊端也显而易见,对于玻璃心、追求当下安逸生活者以及对自我追求并不怎么高的人而言,创业确实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并且创业所需要的不单单是一颗心,更多的是对未来的眼光和判断力,其次就是规划并执行了。
曾有位朋友跟我分享过他的职业,收入不错,又很稳定,以至于他认为这就是自己要干一辈子事业的地方了。很显然他忽略职业与事业的差异,直到公司招了年轻人取代了他的工作他才恍然大悟——公司不是家,职业也不是你自己的事业。这种情况在IT、空乘、模特等吃年轻饭的领域时常会发生,而导致我们会有这种错误认知的关键原因在于——公司文化。
公司文化
这个词语在20世纪便开始流行,为何现在对几乎所有企业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公司文化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公司文化是一家公司或企业所创立的初心或目标,宣扬公司文化旨在培养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以及认同感,将公司荣誉于自身荣誉所绑定起来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也包括对外树立并宣扬公司形象等作用。
通过电视剧我们能知道从前的“公司”都不大,按现在的标准来算是属于小微企业,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公司”的同事就相当于是一家人,并且每个人的存在感极强,所以不需要额外的方式来增强个人的使命感。
反观现代人更加聪明也更加自私,说白了就是没那么好骗,作为企业而言做生意没法像从前那么“人性化”或者“讲人情”,尤其是上市企业,他们只需要对股东负责,毕竟都是在“超前经营”。所以需要通过建立公司文化来固化雇员对公司的认同度等,让雇员能心系公司荣誉,从而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从另一方面而言大型企业的人员数量众多,也能起到一定的口碑营销的效果。
当然公司文化并非是掌权者单纯操控人心的工具,其实在不少优秀的企业身上我们也能看到公司文化的影子,比如:Google、海底捞等,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谷歌公司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员工福利,也体会过很多次海底捞非一般的客户服务。从这些公司身上我们都体会到了不同的公司文化。对于这些公司而言,公司文化不再是起到操控人心的作用,而是回归到公司文化最初的样子,即创始人创立这家公司的初心。
对于很多上市企业而言“坚守初心”可能显得太困难了,毕竟股东想到的只是如何做能拥有更多回报,就我个人而言我非常佩服那些实力强劲却坚持不上市的公司,比如我们的国民女神辣酱——老干妈,以及环保日用品的代表之一——美乐家,这是我所熟知的两家公司。单就实力背景而言完全具备上市的资格,但这两家公司的创始人都有同一个理念——不被股东掌控,只提供尽可能优质的产品给消费者。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何为良心企业通常给人的用户体验度都很高,甚至身为他的员工都会有一种自豪感,即便非常辛苦也乐在其中,因为创始人的初心真真正正的融入了公司运营以及产品和服务当中,并且他们是真的将顾客需求摆在了第一位,我喜欢称之他们为“养崽”企业。
其余那些以赚钱、圈钱、玩资本游戏套利的公司和企业我喜欢称之为“养猪”企业,聪明的朋友其实细想一下就能明白我为何用“养崽”和“养猪”来区分。
让我们抛开之前谈论过的一切,单纯的思考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
现在你需要养自己的孩子和一头猪,请问他们所受的待遇会是一样的吗?
你的起心动念会是一样的吗?
相信只要我们的大脑还是正常的话就应该会说“NO”。
从目的而言,养孩子是为了培养他成才让他有所人生价值,但养猪只是为了赚钱,所以我们想到的是尽快的把它养大,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卖了赚钱,那么自然不难理解打激素、注水肉等为何会出现了。
一个“养崽”企业必然会做到不断优化升级原有的产品,在稳住根基的情况下开发新的产品,从海底捞身上我们能看到不少,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建立蔬菜基地,虽然很多人会觉得建立蔬菜基地符合企业发展,能降低成本,但各位要知道如果是做大宗采购的话,成本比自己建立蔬菜基地要低太多,并且能减少非常多的麻烦。
而一个“养猪”企业常常做的就是想尽办法的推出新产品,甚至将原本一年可以做好的事情要拆分到两年做到,最典型的就是手机生产商。对于电子产品有了解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这些所谓的前沿技术并非在“新品年”才完成的,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吸引消费者重复购买。
因为耐用品制造商经常面临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在于,产品质量太好,更换周期太长,影响企业利润;产品质量不够好,更换周期太短,影响企业形象。所以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给消费者充足的理由换新品——新科技、新功能、新体验。
由此可见现在一家公司已经不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上班场所了,即便说成是修罗场也一点不过分,那么相对于创业这种自己对自己负责,自我掌控的工作方式而言,作者个人认为还是要好不少,至少我们可以坚持自我的初心——公司文化。
无论职业也好,事业也罢,在做出选择时,其实都需要我们做好准备,切不可赚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既然决定给人打工那么就任劳任怨,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若是决定成就一番事业,那么就不要计较短期得失,因为你需要的成功不是一月一结,而是在未来。
祝各位都能取得好理想的结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