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独立,然而作为孩子,他期待的却是:摔倒时,父母的一个拥抱;难过时,父母的一句安慰。独立是件好事儿,用错了时间就成了坏事儿。不阻碍孩子的独立,很重要;不过早地强迫孩子去独立,更重要。
综艺节目《育儿大作战》中,
迎来了一个“虎爸”。
在孩子十个半月时,
他用硬纸板围城一个方形,
然后把孩子放在里面自己玩。
把泡好的奶粉放在一个角落,
让孩子自己爬过去喝,
孩子只好边哭边爬向食物。
孩子五岁大时,他带去游泳,
直接给孩子一个游泳圈,
然后把孩子一个人留在水里。
冬天即兴想起带儿子出去旅行,
给儿子拿了双袜子,一条秋裤,就出发了。
后来,原来的袜子穿脏了,
带的袜子没找到,儿子只好光着脚。
儿子有个特别喜欢的枕头,
总是抱着不撒手,
他强行从孩子手中生生夺走,
无视孩子哭得多绝望。
他做这一切的目的:让孩子早点独立。
他相信,孩子现在还小,
可能无法理解他的狠心,
也可能他的方法确实有点太粗暴,
但这种狠心,终将换来孩子的理解和感谢。
作为嘉宾,
已为人母的曹颖很难接受这种教育模式。
她在节目中说:
我同意孩子在小的时候应该独立,
但是呢,他现在太小了。
很多东西需要你去引导,
而不是让他自我成长。
换句话说,独立并不意味着要缺爱,
坚定也不一定意味着要冷漠。
心理学上,
孩子的成长,一方面来自于物质体,
即他的躯体所需要的营养,
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他的心灵成长,
他需要爱和陪伴。
在孩子没有准备好时,
就一味地强调早点“自立”,
强行把他推出去,
这样的孩子真的就越独立么?
太早“自立”影响孩子性格
在节目中,孩子有几个细节,发人深思。
细节一:恋物
节目中的孩子,
无论吃饭、玩耍还是看动画片,
怀里都抱着一个枕头。
教育心理学中,有个词叫“恋物”。
当一个孩子,本该从抚育者(父母)
那里获得的安全感不够时,
他就可能将所有的情感寄托和诉求,
都转移到一个物品上。
这个物品,可能是睡觉的枕头,
熟悉的玩偶,或者某个玩具。
在孩子看来,这些物品,
就像自己的妈妈,可以从中寻求安慰,
可以让自己所有的情感得到安放。
安全感非常充足的孩子,
其实并不需要额外的心理支撑物,
因为妈妈就是安全基地。
妈妈在场使他感到足够的安全,
能够在陌生的情境中,积极地探索和操作。
妈妈不在场,或者陌生人进入,
他也不会有特别强烈的不安全反应。
细节二:怕输
当主持人邀请他一起玩猜拳游戏时,
孩子非常犹豫和退缩。
他不敢去尝试,不敢做任何挑战,
对很多事情都没有兴趣。
因为只有什么都不做,
才可能避免让父亲发现自己做不好。
父亲的严厉和指责,
让孩子永远感觉自己是受挫的,
是无能的,甚至在孩子心里,会觉得:
自己什么都做不好,那我就什么都不做。
长此以往,
孩子会变得不自信、自卑、孤僻。
细节三:冷漠
孩子并不说爸爸严厉,
但是一直说爸爸不陪他玩。
在孩子心里,他对于爸爸的情感诉求,
其实是非常强烈的,
但是,这种情感连接被割裂了。
所以,对于爸爸,他尽量疏远。
由此看来,
孩子的发展,和父亲“自立”的初衷,
完全背道而驰。
没有安全感的孩子,
对人对事都战战兢兢,
甚至于,
连代表着“力量”和“强大”的爸爸
都不敢依赖和相信。
太早“自立”的孩子往往缺爱
很多父母可能很羡慕“早当家”孩子的懂事,
却极少懂得:
孩子在这份担当和隐忍背后,
有着怎样的本不该属于这个年纪的辛酸和自卑。
我是属于“早当家”的孩子。
记忆中,很少有暑假,
每年的暑假,是农村最忙碌的时候。
六七岁的年纪,就要踩着凳子,
为早起干活的父母做早饭。
不上学的时候,我洗衣扫地,
和父母一起下地,一直到月上柳梢头,
才和扛着锄头的父母摸黑走回家。
读完小学,我就寄宿了,
开始学着自己照顾自己。
遇见事情,受了委屈,也不吭声,
只是自己默默发誓要变得强大,
然后偷偷躲在被子里抹眼泪。
后来,我开始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
身边的人都赞“有才”、“独立”,
但只有我自己知道,
不过是为了十块钱一篇的稿费。
若干年后,我羽翼丰满,
足以为自己遮风挡雨,
也不再为钱为物质焦虑愁苦。
但是,我不会撒娇,
因为在我的记忆里,
从未有过在父母怀里撒娇的记忆;
我非常独立,除了自己,不依赖任何人,
因为一路走来,从没有谁让我依靠。
坚强的外表下,内心其实充满了不安和自卑,
还会怀疑:
我的父母是不是不爱我?
是不是因为我不够好,不值得被父母爱?
直到成为心理咨询师,我才慢慢治愈自己,
才开始接纳:
父母并不是不爱我,只是他们也不够强大。
阿德勒说:
这些感觉又对儿童心理产生影响。
太早的“独立”,不过是缺爱的遮羞布。
本该属于撒娇卖萌的年纪,
谁愿意离开父母的羽翼,
虎视眈眈地看着周围,
防止社会的某个角落突然冒出来的伤害和威胁?
太早“自立”带来安全隐患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着一个视频:
重庆某11岁的小男孩,利用暑假时间,
一个人在街头卖凉虾,赚得一千多块钱。
网友们纷纷点赞:
懂事!从小学会自力更生!
但也有网友担心:
希望不要有什么安全隐患。
无论这个孩子赚钱的初衷是为了补贴家用,
还是只是父母对他的锻炼。
但不得不说,这份“自立”,
来得太早,也太着急。
美国法律有规定,十三岁以下的孩子,
不能单独一人在家里或外出,必须有人陪伴。
并不是美国的治安不好,或者犯罪率高,
而是因为,十三岁以前的孩子,
其心智、成熟度、经验,
都不足以应付突发事件。
前不久的悲剧事件:
义乌商城集团一处观光电梯,
6岁孩子单独进入电梯,
在电梯上行过程中往控制主板位置撒尿,
导致电梯在7楼和8楼之间悬停,
孩子从缝隙中掉入电梯井里。
除了指责孩子熊以外,更多的,
是父母要反思:孩子的监护人在哪里?
我们因为害怕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
就急不可耐地把孩子推向社会,
看似为孩子好,但很多时候,
不过是因为被自己的焦虑所捆绑。
发展心理学家指出,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
是健康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
“父母对孩子充满爱心,给孩子以安全感;
一贯地对孩子的需要做出敏感的感应,
使他享受满足感;
热情地鼓励孩子的进步和努力,
使他体验成就感;
能够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好孩子的生活环境,
让孩子感觉到周围环境的规律性
及环境变化的可预测性。
这有利于积极健康的自我发展。”
真正的独立,应该顺应孩子自然发展规律,
不对孩子能够完成的事情越俎代庖,
而不是,在他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
就扳直他的腰背,强迫他一定要成功。
培养孩子独立,
父母要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找到孩子的“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提出,
最近发展区是儿童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
与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
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比如,孩子不会自己穿衣服,
但在大人不断示范和指导下,
愿意自己去摸索和探寻,
那么,穿衣服这项技能,
就是孩子最近发展区的潜能。
但如果,孩子太小,
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抬胳膊”,什么叫“伸胳膊”,
那这项技能对于他来说,就还不到“最近”。
2、顺应孩子身心发展规律
《爸爸去哪儿》第5季先导片播出,
陈小春带着Jasper参加。
陈小春说:
儿子并不了解我,他对我的了解,
就是工作。
我的朋友说,这个节目可以改善父子关系,
我希望能够通过这个节目,
把我自己的儿子找回来。
但其实,内心里,
陈小春和应采儿都特别担心,
怕孩子理解不了社会的复杂和多变。
孩子太小,会太快见到一些东西,
然后逼迫孩子去成长,
而这些东西,他们不希望孩子那么早接触。
艾里克森认为,
人的心理危机,
是个人需要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
婴儿期孩子的发展任务,
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那么,
父母就应该在婴儿期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响应,
而不是“随她哭,不要管她”。
幼儿期的孩子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
克服内疚感。
那么,在孩子挣扎着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维持自己特有的秩序时,
父母就应该少一点指责和打击,
多一些鼓励和不干涉。
而不是用大人的思维去想孩子,
也不要用大人的评价体系去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总是会长大,会独立,
只是,需要时间。
3、爱让孩子更加独立
李开复在《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中,
讲过他成长过程中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情。
他读的小学,每天有校车接送,
但父母还是专门雇了一辆三轮车来接送他,
目的是为了可以让他每天多睡一会儿。
而且,每天放学,
母亲一定会来接他,风雨无阻。
直至五十多岁时,李开复依然清楚地记得,
放学出门就可以看到母亲的雀跃和安心。
每次,他都高兴地飞奔过去,
把学校发生的大事小事,
迫不及待地与母亲分享。
因为这份温馨,
李开复十一岁去美国当小留学生,
却从未感到孤独;
在罹患淋巴癌的日子里,依然坚信:
爱可以带来力量。
知名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说过:
父母的职责,
就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
但至于孩子将来如何探索世界,
那是孩子的自由。
不要强行抢夺孩子的“枕头”,
而应该努力成为孩子的“枕头”。
人的基因里,
潜藏着要独立的愿望,这是天性。
当孩子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和爱,
他会更勇敢,更敢于探索,
最终,势必会成为一个独立的自我实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