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截止2019年二季度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数据。
重要分项包括以下这些:
- 6月工业增加值增速6.3%,预期5.2%,前值5%;
- 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预期8.5%,前值8.6%;
- 1-6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5.8%,预期5.6%,前值5.6%;
- 2019年二季度GDP增长6.2%,预期6.2%,前值6.4%。
无论从供给侧的生产来看,还是从需求侧的投资和消费增速来看,六月的数据都大幅超市场预期,增速反弹明显。

从需求看,
消费增速看,6月的消费增速达到了9.8%,1-6月累计的消费增速8.4%,比1-5月的8.1%显著改善0.3个百分点。消费的继续改善,说明国家前期降费减税,促进居民消费的措施继续发挥作用,汽车销售触底回升也有明显贡献。

1-6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5.8%,环比1-5月改善0.2%。与制造业投资密切相关的民间投资也同步回升0.4%至5.7%。

在构成投资的重要分项里,房地产各项指标继续平稳回落。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1-6月同比增速10.9%,比前五个月回落0.3%;
同期,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10.1%,增速比1-5月回落0.4%;
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增7.2%,增速比前5个月回落0.4%。


制造业投资增3%,增速回升0.3%。制造业投资开始边际改善。
基础设施投资增4.1%,增速比1-5月回升0.1%。显示基建在6月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开始转正。近期国家出台“专项债新规”等措施后,基建增速料将继续回升。
6月的数据有以下解读:
- 经济数据全面超预期,显示经济企稳可能比预期的更快。
- 从结构上看,房地产投资的“中流砥柱”作用在逐步减弱,但制造业投资开始改善。制造业和基建的改善,将对冲房地产下滑的部分影响。
- 经济数据的超预期,将降低“逆周期调节”的政策可能性。
接下来,一方面,我们将看到国家将更多地通过改革和财政政策来释放经济增长的动能。比如通过财政相关的政策刺激消费,已经取得明显效果,而货币的宽松将保持定力。
另一方面,房地产的调控会继续加强,不会放松。最近对房地产信托的监管已经显示管理层对房地产调控的坚决态度。
在经济超预期提前“企稳”的数据刺激下,股市反应明显。数据公布后,上证指数自底部大幅回升。
虽然今天的数据全面超预期,但就此断言经济已经企稳回升,还为时尚早。尤其是在房地产投资预期持续下滑的前提下,消费和其他投资分项对此的对冲作用能否持续,还有待观察。
此外,经济数据的短期走好,降低了货币政策宽松的可能。在货币难以大幅宽松及经济基本面企稳需要更多观察的的背景下,股市仍将维持震荡的局面。而债市则可能迎来一波明显的调整。房地产相关数据的下滑,将在三季度后,对黑色商品形成下行压力。
2019年上半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一、居民收入情况
2019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42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8.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78元,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3281元,增长9.0%,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6.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9536元,增长8.2%,是平均数的91.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6601元,增长9.2%,是平均数的84.9%。
图1 2019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与中位

按收入来源分,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8793元,增长8.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5%;人均经营净收入2467元,增长8.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1%;人均财产净收入1321元,增长13.2%,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6%;人均转移净收入2715元,增长6.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7.7%。
二、居民消费支出情况
2019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330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565元,增长6.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310元,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4%。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2950元,增长4.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8.6%;人均衣着消费支出731元,增长3.0%,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7.1%;人均居住消费支出2389元,增长10.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3.1%;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621元,增长3.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0%;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1387元,增长7.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3.4%;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033元,增长10.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0.0%;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941元,增长9.5%,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1%;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278元,增长9.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7%。
图2 2019年上半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表1 2019年上半年全国居民收支主要数据 |
指标 | 绝对量(元) | 比上年增长(%) |
(一)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5294 | 8.8(6.5) |
按常住地分: | | |
城镇居民 | 21342 | 8.0(5.7) |
农村居民 | 7778 | 8.9(6.6) |
按收入来源分: | | |
工资性收入 | 8793 | 8.7 |
经营净收入 | 2467 | 8.9 |
财产净收入 | 1321 | 13.2 |
转移净收入 | 2715 | 6.8 |
(二)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 13281 | 9.0 |
按常住地分: | | |
城镇居民 | 19536 | 8.2 |
农村居民 | 6601 | 9.2 |
(三)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 10330 | 7.5(5.2) |
按常住地分: | | |
城镇居民 | 13565 | 6.4(4.1) |
农村居民 | 6310 | 8.7(6.4) |
按消费类别分: | | |
食品烟酒 | 2950 | 4.8 |
衣着 | 731 | 3.0 |
居住 | 2389 | 10.8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621 | 3.8 |
交通通信 | 1387 | 7.8 |
教育文化娱乐 | 1033 | 10.9 |
医疗保健 | 941 | 9.5 |
其他用品及服务 | 278 | 9.8 |
注: 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口比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口比重。 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当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当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100%。 ③全国居民人均收支数据是根据全国十几万户抽样调查基础数据,依据每个样本户所代表的户数加权汇总而成。由于受城镇化和人口迁移等因素影响,各时期的分城乡、分地区人口构成发生变化,有时会导致全国居民的部分收支项目增速超出分城乡居民相应收支项目增速区间的现象发生。主要是在城镇化过程中,一部分在农村收入较高的人口进入城镇地区,但在城镇属于较低收入人群,他们的迁移对城乡居民部分收支均有拉低作用;但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其增长效应都会体现在全体居民的收支增长中。 ④比上年增长栏中,括号中数据为实际增速,其他为名义增速。 ⑤收入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反映居民收入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既能直观反映总体情况,又能反映总体结构,便于不同群体收入水平的比较,但容易受极端数据影响;中位数反映中间位置对象情况,较为稳健,能够避免极端数据影响,但不能反映结构情况。 |
表2 2019年上半年城乡居民收支主要数据 |
指标 | 绝对量 (元) | 比上年名义增长 (%) |
(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21342 | 8.0 |
按收入来源分: | | |
工资性收入 | 13003 | 7.7 |
经营净收入 | 2566 | 10.9 |
财产净收入 | 2209 | 12.4 |
转移净收入 | 3565 | 4.2 |
(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 13565 | 6.4 |
按消费类别分: | | |
食品烟酒 | 3852 | 2.7 |
衣着 | 1000 | 0.9 |
居住 | 3231 | 11.0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821 | 3.6 |
交通通信 | 1776 | 6.4 |
教育文化娱乐 | 1371 | 10.2 |
医疗保健 | 1122 | 9.0 |
其他用品及服务 | 393 | 10.0 |
(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7778 | 8.9 |
按收入来源分: | | |
工资性收入 | 3560 | 9.1 |
经营净收入 | 2343 | 6.2 |
财产净收入 | 217 | 9.6 |
转移净收入 | 1659 | 12.4 |
(四)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 6310 | 8.7 |
按消费类别分: | | |
食品烟酒 | 1830 | 9.0 |
衣着 | 397 | 7.8 |
居住 | 1343 | 8.2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373 | 2.8 |
交通通信 | 903 | 10.0 |
教育文化娱乐 | 613 | 11.0 |
医疗保健 | 717 | 9.5 |
其他用品及服务 | 135 | 6.2 |
附注
1、指标解释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居民消费支出是指居民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既包括现金消费支出,也包括实物消费支出。消费支出包括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以及其他用品及服务八大类。
人均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收入。
季度收支数据中未包括居民自产自用部分的收入和消费,年度收支数据包括。
2、调查方法
全国及分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组织实施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按季度发布。
国家统计局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800个县(市、区)随机抽选16万个居民家庭作为调查户。
国家统计局派驻各地的直属调查队按照统一的制度方法,组织调查户记账采集居民收入、支出、家庭经营和生产投资状况等数据;同时按照统一的调查问卷,收集住户成员及劳动力从业情况、住房与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居民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享有情况等其他调查内容。数据采集完成后,市县级调查队使用统一的方法和数据处理程序,对原始调查资料进行编码、审核、录入,然后将分户基础数据直接传输至国家统计局进行统一汇总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