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工作都做完了,帮帮我吧!”同事说。
“我列了一个单子,你出差帮我买回来吧!”亲戚说。
“你挣那么多钱,借我几万块吧!”朋友说。
“你别那么娇气,忍一忍顺产吧!”老公说。
“你工作这么忙,孩子谁看啊,辞职吧!”婆婆说。
我们嘴上说着“好好好”,
哪怕心里一直呐喊着“我不要!”
为什么我们无法面不改色的拒绝别人无理的要求,
也很难面对别人对自己的拒绝呢?
学会对别人说“不”,
也接受别人对自己说“不”,
这在社交生活中成为了一种越来越重要的能力。
我一个朋友小A在德国留学,
她跟我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小A的教授布置了一项研究作业,
恰好是她合租室友之前做过的。
很自然的,
小A向室友借作业希望“借鉴”一下,
没想到室友毫不犹豫的便拒绝了。
“我们不是朋友吗?”被拒绝的小A有些羞愤,
“我只是想减少一下查资料的时间,并不是完全复制啊。”
“这是你的作业,你本来就应该独立完成啊,
这跟我们是不是朋友有什么关系?”
室友甚至觉得小A的问题有些莫名其妙。
而我另一位朋友小萌,
很像电视剧《命中注定我爱你》里的陈欣怡,
同事们都把她当做“便利贴”,
连比她晚入公司的同事都可以随便支使她,
她不止一次向我抱怨,
却始终没有勇气拒绝。
最终,她也只是找了个理由辞职,
寄希望于下一家公司的同事能更尊重她一些。
自小,
我们就被教育要“以和为贵”“恭敬谦让”,
这并没有任何错误,
但在教孩子“让”的同时,
我们更应该告诉孩子,
“不让”也很重要。
这,正是很多孩子,
甚至很多成年人最缺乏的一项教育:
界限教育。
“界限感”被破坏
孩子很难感受到幸福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我们和父母的关系,
是“蜜里调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破坏了“界限感”,
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亲子关系的亲密性,
但却存在着诸多弊端,
或者导致孩子懦弱,什么事都听父母的;
或者导致孩子叛逆,父母说什么都不听。
作家张德芬曾经说:
“小时候我的母亲完全侵犯我的界限,我在母亲面前是毫无尊严可言的。虽然长大以后,个性比较强、比较厉害,但是每次有人侵犯我的时候,我不会维护自己的权益,只会忍气吞声或是激烈反抗。我之所以会那么暴烈的回应,就是因为我压抑了多年来对母亲的愤怒,只要碰到相同的不尊重的情况,我就会暴怒,把几十年来的这笔帐通通算在对方头上。”
“界限感”被破坏的孩子,
很难对别人说“不”,只能忍气吞声,
负面情绪不断累积,最终在沉默中爆发;
“界限感”被破坏的孩子,
也很难接受别人对自己说“不”,
一旦被拒绝,通常会恼羞成怒,
或直接否定及排斥对方整个人,
而不能客观看待与他人的关系。
“界限感”被破坏的孩子,
通常也很难尊重他人的“界限感”,
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造成不舒服的感觉,
影响社交关系。
孩子天然拥有“界限感”
每个孩子,都有喜欢说“不”的阶段。
2-3岁左右,
孩子进入了心理学上所说的“第一反抗期”,
而这个时期,
也通常是父母对孩子界限的“第一次侵犯”。
这个阶段的孩子,
由于自由活动能力大大增强,
各方面知识不断增多,
探索欲望和自我主张也越来越强烈,
哪怕最听话温顺的孩子,
也会开始喜欢“唱反调”。
帮他穿衣,他说“我自己会穿”;
让他吃饭喝水,他偏说“我不要”。
孩子所有这些“叛逆”的行为,
都是他们急着向父母展示“我长大了,我能行。”
这个阶段,
相对于尊重孩子,放手让孩子大胆尝试,
我们通常会不自觉的以孩子“还小”为理由,
无视孩子独立的愿望,
由此也就破坏了孩子的“界限感”。
12-15岁左右,
孩子进入“第二反抗期”,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青春期”和“叛逆期”。
我们上一辈家长,
通常在孩子青春期时如临大敌,
怕孩子“早恋”,怕孩子“厌学”,
而本质上,是怕孩子脱离家长的掌控。
所以,
国外心理学家对于青春期还有一个叫法,
叫“为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战斗”的时期。
在孩子这个阶段,
父母通常以防止孩子“变坏”为理由,
压迫孩子独立的愿望,
因此又一次侵犯了孩子的“界限感”。
除了这两个阶段,
家长对孩子“界限”的侵犯,
在孩子成长每一个阶段都有发生。
例如:
包办孩子的生活;
将孩子喜欢的玩具私自送人;
偷看孩子的日记;
干涉孩子正常交友,
甚至在孩子成人后,还要催婚、催二胎等等。
父母不尊重孩子的“界限感”,
很容易就会导致孩子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的“心理需求”不重要,
导致孩子自我价值感低,
甚至形成讨好型人格,
认为只有“顺从和讨好”,才会让别人喜欢自己。
如何对孩子进行“界限教育”?
1.尊重孩子的“界限”,允许孩子有说“不”的权利
所有教育的基础,都应该是尊重,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尊重”,
是尊重孩子是独立的生命和个体,
只属于他自己,不属于父母、家庭或配偶。
只有以这个前提进行的教育,
孩子才能真正拥有“自我意识”,
将“我”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很多家长与孩子之间产生的矛盾,
其根本原因都是因为家长没有完全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
一味地将父母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中央音乐学院的副院长周海宏说:
“动物很少有叛逆期,人类的叛逆期其实应该叫独立期,是家长压制孩子的独立欲望,导致了孩子的叛逆。孩子叛逆,家长应该高兴才是,这代表着孩子的独立期到了。”
如果孩子从来不说“不”,
从不挑战父母的“权威”,
一味顺从和听话,这才是父母真正该担心的时候。
2.父母保持“界限”,教孩子学会接受拒绝
允许孩子说“不”,
不代表父母每次都要让步。
人的一生,经常会面临拒绝。
被朋友拒绝一起玩,
被喜欢的异性拒绝,
被心仪的学校和专业被拒绝,
被面试的公司拒绝等等,
从小教孩子学会接受拒绝,
才不会使孩子受到一点打击就万念俱灰。
曾经看过一篇报道,
一名父亲为了拒绝6岁的孩子多要零花钱的要求,
模仿金融集团的口吻写了一封信。
信的大意是:
“我们遗憾地告诉您,
我们不能为您提供20美元的贷款请求。
因为在审查您的帐户后,
我们发现您的资金不足,
而且还有不做家务的历史记录。
此外,在从圣诞节开始,
您有80美元任性地花在娱乐上,
所以我们目前不能给你继续提供贷款了。
感谢您选择爸爸储蓄贷款。”
这样的拒绝,是不是非常诙谐有趣呢?
拒绝孩子时,
强硬的否定通常会激发孩子的叛逆心理,
比较好的做法是保持同理心,
对孩子的选择表示理解。
例如:
“妈妈知道宝贝非常想买这个玩具,
我也觉得这个玩具很好玩,
可是我们不能看见喜欢的玩具都买回家吧,
你的小房间也装不下啊,
这样吧,我们下次出门时,
如果你还是非常想买,妈妈就买给你,
或者家里的玩具和这个玩具,你选一个,
选这个的话,
我们就把家里的玩具送给其他小朋友吧。”
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
同时感觉自己拥有选择的权利时,
孩子就不会因为被拒绝而更加和父母“反着干”。
3.社交技巧培养,教会孩子礼貌表达拒绝
和国外不同,
我们生活的社会,还是“人情社会”,
因此,教会孩子婉转、礼貌的表达拒绝,
也是很重要的一课。
我一直很喜欢英文中的一种说法,
叫“I would love to,but……”,
意思是:
我很愿意,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我无法答应你。
这种委婉的拒绝方法,几乎适用于所有场合。
“我真的很想帮你,
但是我自己还有些工作没有完成。”
“我真的很想辞职带孩子,
但是经济压力会很大,我不想老公太辛苦。”
礼貌的拒绝,
原则是不要让对方感觉到难堪和不尊重,
并且自己并不需要觉得歉疚。
父母和孩子之间也是一样。
父母懂得尊重孩子,
委婉地拒绝孩子的要求,
潜移默化的,孩子自然也能懂得礼貌地说“不”。
想让孩子的人生“不憋屈”,
从教他捍卫“界限感”开始。
告诉孩子:
善良不代表没底线;
轻视自己的需求去满足他人的需求,是缺乏自尊心的表现。
每个人都有拒绝的权利,
就像其他人有提出要求的权利一样。
如果他人的要求或干涉,
已经让你感觉侵犯了界限,
别犹豫,说“不”吧!